文: 胡杨
它生活在海底,游泳技术很差,却靠一招活了下来。那就是它身上的硬刺。
它就是刺豚,又称小硬颚鱼,中国潮汕一带称其刺乖。外表上也不是很穷凶极恶,很乖巧可爱。分布在热带近海处,中国的台湾、南海等近海海域都有分布。代表物种有白腹刺豚和棕腹刺豚。
刺豚外形与其他鱼类相近,但眼睛稍微凸出,身长20至90厘米。牙齿愈合成牙板,能咬碎坚硬的食物。体背部多为棕色,腹部白色或棕色。全身长满硬刺,这些刺是由鳞片演化而成的。平时,这些刺贴在身上。
刺豚怎么能把身上的硬刺膨胀起来呢?
在它肠子的下方,有一个向后扩大成带状的气尖。一旦遇到天敌,立即冲向水面,张嘴吸入空气,使气尖中充满气体。或者张开小嘴吸入大量海水。
刺豚腹部的皮肤比背面的皮肤松弛,加上气尖又位于肠子的前下方。刺豚头部和腹部膨胀得很大,使身体膨胀两三倍。这使它能够浮于水中。天敌拿它没有一点办法。待危险过后,刺豚又要以很大的力量从鳃孔以及嘴中排出空气或者是海水,使身体恢复正常。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将体内的气体排出,便会使身体过度膨胀而死。
同其他鲀形目鱼类一样,以甲壳类、贝类、幼鱼等为食。
在春夏季向近海移动,在沿岸海区产卵,怀卵量10余万至数10万粒。
吃货们注意了,它体内含有毒素,无论何种刺豚请谨慎食用。
图片来自网络